阅读:254回复:0
迷时师度,悟了自度
【原文】出自《六祖坛经》:
「祖复曰:『昔达磨大师,初来此土,人未之信,故传此衣,以为信体,代代相承;法则以心传心,皆令自悟自解。自古,佛佛惟传本体,师师密付本心;衣为争端,止汝勿传。若传此衣,命如悬丝。汝须速去,恐人害汝。』惠能启曰:『向甚处去?』祖云:『逢怀则止,遇会则藏。』惠能三更领得衣鉢,云:『能本是南中人,素不知此山路,如何出得江口?』五祖言:『汝不须忧,吾自送汝。』祖相送,直至九江驿。祖令上船,五祖把艣自摇。惠能言:『请和尚坐。弟子合摇艣。』祖云:『合是吾渡汝。』惠能云:『迷时师度,悟了自度;度名虽一,用处不同。惠能生在边方,语音不正,蒙师传法,今已得悟,只合自性自度。』祖云:10『如是,如是!以后佛法,由汝大行。汝去三年,吾方逝世。汝今好去,努力向南。不宜速说,佛法难起。』 【释义】 「祖相送直至九江驿」:五祖传法给六祖后,送六祖送到九江驿。怎么叫「驿」呢?驿就是古来传达书信的站,好像巴士站。这九江驿也是交通的一个站,或者邮信之类的,到那儿是一个总站,叫「九江驿」。「祖令上船」:五祖大师,就使令六祖说:「你快上船!」「五祖把艣」:五祖自己就把艣,就是摆船的那个橹。「自摇」:自己摇橹来摆船。 「惠能言」:六祖大师就说,「请和尚坐」:这和尚是最恭敬的一个称呼。这个「尚」,本来是上下的「上」,就是最高尚的人。这个和尚,也就是师父的意思,也就是方丈的意思──方丈和尚。「弟子合摇艣」:就说:「师父!请您坐下,我来摇橹。」 「祖云」:五祖说,「合是吾渡汝」:说「应该我渡你。」这师徒两个人,在这儿客气起来了,客气说应该我渡你。 「惠能曰」:六祖大师就说,「迷时师度」:是的!徒弟迷的时候,应该师父度徒弟。迷的时候,就是没有开悟,没有得到自性的本体,这个时候,应该师父来指示,修道用功,好开悟。不要怕腿痛,怕腿痛,就不会开悟了;也不要怕辛苦,怕辛苦,也不会开悟的。所以六祖大师在黄梅那儿舂米,天天都是辛苦的,比任何人都辛苦;若不辛苦,他就不必腰上再驮一块石头来帮忙。六祖大师舂米的坠腰石,现在还在湖北凭茂山东山禅寺保存着呢!上边刻着「惠能卢居士舂米的坠腰石」这几个字。 他说「悟了自度」:开悟后,就应该自己度自己。「度名虽一」:「度」这个名字,虽然是一个,都是个度,可是「用处不同」:用途是两样。师父度徒弟,徒弟度师父,这用途不同的。「惠能生在边方」:说惠能我呀,生在边地下贱的地方,是最没有知识那个地方的人,所谓乡下佬。「语音不正」:讲的话,语音也不正确,没有人听得懂。「蒙师传法」:我得蒙师父传给我佛法,心印妙法,「今已得悟」:现在已经开悟。这是真开悟,不是像现在的人,各处去骗人。「只合自性自度」:我现在是应该自性自度。 五祖和六祖这也叫打机锋。所以五祖说「合是吾度汝」,应该我来度你;六祖大师就说:「迷时师度,悟了自度。」现在自性自度,我自己度我自己性。「祖云:如是、如是」:五祖大师听他这么样讲,啊!这个徒弟,真是先得我心,真是知道我的心!于是乎就说:「是这样子,是这样子。对的,你讲得对了、对了!」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