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信」 民无信不立 - 学习 - 溪桥 - 我们爱西樵
ilovexiqiao
管理员
管理员
  • 注册日期2015-11-07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5-08
  • 忠实会员
  • 原创写手
阅读:466回复:0

「信」 民无信不立

楼主#
更多 发布于:2025-03-05 18:18
【原文】
出自《论语·颜渊》:
子贡问政。子曰:“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”子贡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”子曰:“去兵。”子贡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二者何先?”曰:“去食。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

【释义】
“信”,是指人际关系中朋友间的相处之道——要讲信誉。这个“信”字,一边是个“人”,一边是个“言”,人言为信,言而无信,何以为言?人说的话就是可信的,如果说出的话不可信,都不具备做人的资格了
《论语·颜渊》有这样一段记载,叫做“子贡问政”。有一次,子贡问孔子治国之道。孔子回答:治国有三个要素,“足食”、“足兵”,再就是“信”。
子贡问:如果这三者要去掉一项,应该去掉什么?孔子回答:可以去掉“足兵”。就是可以把国防去掉,剩下“足食”与“信”。
那子贡进一步又问,“足食”和“信”这两者之间非得要选择一个的话,那取什么、舍什么?这对于治国者来说,就是很严峻了的决择了。孔子回答:去掉“足食”,就是与“信”相比,民生——吃饭问题都可以放下。

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呢?孔子说了一句话:“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是说人没有食物可能会死,但自古以来谁没有死啊?可是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德性,整个人格就会瓦解,无法立足于天立之间。
也就是说,这种“信”的道德价值超过肉体的生命,这是我们中国圣人掷地有声的语言。我们看到这一段,对圣人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,他能把一种道德精神价值高扬到这种程度。
鼓励和支持 小编,与小编交流心得
游客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