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樵镇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南海市西南部,是国家“AAAA”级风景名胜区、国家森林公园、中国面料名镇、广东省中心镇,面积 176.63 平方公里,辖5个社区、27个行政村,常住人口14.7万多人,流动人口7万多人。
多年来,西樵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以农村为主战场,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,以市场为导向,依靠科技进步,优化产业结构,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、健康发展,综合实力显著增强。2002年,全镇经济总收入135.67亿元,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.6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7073元。
西樵是纺织之乡,素有"广纱甲天下"之美誉。西樵纺织业始发于五六千年以前,20世纪80年代形成"千家厂、千家店、万台机、亿米布"的产销规模。近几年来,镇委、镇政府积极推行"大市场、大流通,促产业大发展"和"科技兴纺"战略,以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,实现西樵纺织业第二次革命。在轻纺城制版公司基础上,成立南方技术创新中心,全方位为纺织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,加快了新产品开发步伐,提高了产品质量档次。与东华大学(原中国纺织大学)全面开展产、学、研联合。成功举办了"首届中国西樵国际装饰布艺博览会",有法国、意大利、台湾等8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多家厂商参展,西樵掀起新一轮装饰布发展热潮。目前,全镇有纺织企业1265家,织机3万台,从业人员6万多人,形成年产10亿米各种面料的生产规模。
西樵是旅游胜地。西樵山风景区面积14.2平方公里,钟灵毓秀,素有"南粤名山数二樵"之美誉。西樵山还是华南地区石器时代规模最大的制造工场,"西樵山文化"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,被考古学者誉为"珠江文明的灯塔"。曾孕育了康有为、陈启沅、詹天佑、黄飞鸿、黄君璧、冼玉清等一批时贤俊杰。西樵山自然风光绮妮秀丽,人文景观丰富多姿,交通四通八达,是旅游度假、探险猎奇、考古寻秘的好去处。西樵镇辖下的西岸风景区位于西樵山的西南面,是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得非常完好的风景区。这里群山环抱、绿树成林,流泉飞瀑终年不绝,是度假休闲和观光旅游的理想之选。镇内有大小宾馆、酒店25家,拥有四星级的云影琼楼和多家星级酒店。2002年,共接待游客270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6.4亿元。
西樵经济稳步发展。"三高"农业、建陶业、五金电器、化工、印刷包装业等也是西樵的支柱行业。农业已形成了粮食、水产、蔬菜、禽畜、经济作物五大生产基地,优质水产养殖面积3万多亩,常年种植蔬菜3万多亩。建筑陶瓷产品质量档次居全国前列,全镇现有23家陶瓷厂、130条生产线,年产各类建陶产品1.5亿平方米,产品享誉国内,远销北美、中东、东南亚、西班牙等地。五金电器化工企业150多家,成为第三大工业行业,新上摩托车装配线3条,年生产能力26万多台,出口南非等地。印刷、服装等行业也有新的发展。
西樵是投资的热土。西樵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,三大产业合理发展。已形成投资置业的优良环境。镇内水陆交通便利,距广州40公里车程,距高明港、平洲港30多分钟车程,镇内有西江货运码头,水、电供应充足,通讯网络发达,基础设施完善。近几年10亿多元进行的道路、桥梁、水利设施为主的基础建设,建成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,道路通车里程达270多公里;全面加固整治西北两江堤围、窦闸,水利防御能力达到百年一遇的水平。西樵科技工业园,已引入项目20个,资金5亿元,遵循高起点设计、高标准建设、高科技项目、高质量产品、高效益产出的原则,并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措施,诚邀各界客商加盟。
西樵是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。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,篮球、乒乓球赛、龙舟赛等活动常年不断,广场文化蔚然成风。西樵女子龙舟队两年来在国内外多项比赛中夺得"六冠一亚"的优异成绩。
西樵的景色,绚丽多彩;西樵的发展,欣欣向荣。新的世纪,新的挑战,新的思路,西樵将继续发挥区位、人文、环境优势,依托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,大力推广应用信息化,推进工业化、现代化发展,谱写新的篇章。